(資料來源:意酒網 / Wineita.com)
近日,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(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Vigne et du Vin,簡稱OIV)發布了《2017年全球葡萄酒業發展和趨勢報告》,報告顯示,目前全球葡萄種植面積基本保持穩定。
2017年,全球(包括釀酒葡萄、鮮食葡萄和風干葡萄)葡萄種植總面積約為760萬公頃。整體而言,歐洲的葡萄種植面積有所縮減,中國略有增長,而美國和南半球大多數國家則維持穩定。同比2016年,歐洲地區的葡萄種植面積減少了約6.1千公頃,其中西班牙的葡萄園面積同比減少超過8千公頃,法國葡萄園面積同比減少約900公頃,意大利是唯一一個葡萄種植面積有所增加的國家,同比增加了5千公頃。在歐洲以外,中國葡萄種植面積增速放緩,與2016年相比,增加了約5.9千公頃。
盡管全球葡萄種植面積保持穩定,但由于歐洲地區受到春季霜凍和夏季干旱等惡劣氣候因素,2017年全球葡萄酒總產量(不包含葡萄汁)只有2.5千萬千升葡萄酒,與2016年同比下降8.6%,是歷史新低。其中,歐洲地區產量同比下降14.6%,意大利、法國、西班牙和德國的葡萄酒產量分別下降了17%、19%、20%和15%。歐洲之外,美國,澳大利亞,南非和巴西的產量高于前一年的平均水平。盡管如此,在世界十大葡萄酒生產國中,前三甲依然是意大利(4.25百萬千升)、法國(3.67百萬千升)和西班牙(3.21百萬千升)。中國葡萄酒產量以1.08百萬千升位列第七。
與此同時,世界葡萄酒消費狀況呈現積極的增長趨勢,從2014年以來連續三年上漲。2017年,全球葡萄酒總消費量達到2.43千萬千升,同比略有增加。2017年的葡萄酒消費主要集中在五個國家:美國(3.26百萬千升,約占全球消費總量的13%)、法國(2.7百萬千升,約占全球消費總量11%)、意大利(2.26百萬千升,約占全球消費總量的9%)、德國(2.02百萬千升,約占全球消費總量的近9%)以及中國(1.79百萬千升,約占全球消費總量的7%)。傳統葡萄酒消費國(法國、意大利和西班牙)的下滑似乎已經趨向穩定,而新興市場(美國、中國和澳大利亞)的持續增長再次得到了證實。自2011年以來至今,美國一直保持著最大葡萄酒消費國地位。
2017年,全球葡萄酒貿易持續增長,保持了較為均衡的發展態勢。全球葡萄酒出口總量達1.08千萬千升,與2016年同比增長3.4%,出口總額約為300億歐元,同比增長4.8%。全球葡萄酒出口的活躍增長與起泡酒的出口增長密不可分。起泡酒的全球出口量同比增長了11.2%,出口額同比增長了8.9%。
西班牙、意大利和法國是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國,共占據了全球葡萄酒貿易市場總量的54.6%,總額的58.2%。從出口量來看,全球葡萄酒最大出口國依次是西班牙、意大利和法國;從出口額來看,則依次是法國、意大利和西班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