勃艮第(Burgundy)位于法國的東部內陸地區,處于巴黎南部,位于第戎(Dijon)和里昂(Lyon)之間,綿延360公里(225英里),葡萄園面積:25000公頃。
勃艮第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,冬天寒冷,春天有時會有霜凍和冰雹,夏天溫度高,秋天則顯得干燥,非常適合葡萄的成熟。勃艮第的地形從北到南呈現細長條形,因此南北的風格也有很大的差異,北部的夏布利地區已經接近于葡萄種植的極限。勃艮第的土壤成分變化多端,但主要是以侏羅紀時代的石灰質土壤為主,這種土壤是霞多麗和黑皮諾的最愛。最精華的葡萄園都位于金丘區內,東面向陽的坡地上。
在勃艮第,地質起源和土壤的物理化學構成呈現多樣化。這一特點不僅體現在不同的葡萄園之間,同時也體現在同一葡萄園里或同一農莊里。這正好解釋了為什么勃艮第葡萄種植區是由無數個最好的地塊(這里被稱作climats葡萄園),而且經常是由一些小面積的地塊組成(羅曼尼(La Romanée)紅葡萄酒產區面積只有0.8公頃,是世界上最小的法定葡萄酒產區)。
盡管土壤有著多樣性,從北至南,勃艮第仍舊擁有一定的地質學和土壤學上的統一性:其沉積土層由粘土、泥灰巖和石灰巖構成,據載至今已有15億年,形成于株羅紀時期。它位于一個更古老的由花崗巖、熔巖、片麻巖和不同頁巖合成的下部地層(25億年)之上。海洋性沉積巖交替組成了石灰質粘土土壤,在此,勃艮第葡萄品種找到了最具表現力的土壤。
在勃艮第,風土的概念是一個同時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廣義概念。實質上,葡萄種植者得益于修道士的勞動,是他們開發、鑒別并賦予了風土以價值。此概念的起源要追溯到中世紀初期,人們經過幾個世紀的艱苦勞動,然后到20世紀中期,由于“法定產區國家研究院”的創立,風土(terroir)的概念才得到官方的公認和描述。
如果土質是風土的關鍵要素,許多其他的自然因素對葡萄酒的質量、特征和表現力也有影響:如地塊的朝向、海拔、土壤的厚度和排水、全年氣候和微型氣候等。
最后,人類是紅酒生產的決定性的因素:這表現在葡萄種植過程中葡萄苗木的選擇和耕種方法,以及從剪枝到收獲,在酒窖釀造中的釀造工藝和過程。